2024紙廠電影院|中興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本週放映

5月04日(六)14:00

里山新潟與雪共生

日本|53分

日本的里山地區是人與自然共存的美麗世界,在生物多樣性方面甚至可能超越了自然荒野。當地自古以來經常遭受地震和山崩等自然災害,里山地區是如何在日本形成?本片探究了其中存在的秘密,在全球暖化使自然反撲的時候,提供了與自然建立良好關係的方法。


活動地點:
57影視中心@中興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五結鄉中正路二段6之8號)(位置


中興紙廠時期的員工電影院,是許多地方朋友的共同記憶,4月20日起至7月13日,中興文創園區特別舉辦「紙廠電影院」系列活動,邀請大家一起回味這個紙廠的生活趣味。本次紙廠電影院活動,以「人與山海之間」、「家的故事」、「在平原上的我們」為主題。

「人與山海之間」主要以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環境生態議題的切入,《一隻台灣黑熊之死》、《熊出沒我家》、《里山新潟與雪共生》、《巡山員守護的山林朋友們》、《拜水頭》、《飲水思源》,希望以人與生態環境的互動作為思考。

「家的故事」則包括榮獲金馬獎的《哈勇家》、桃園電影節台灣獎的《橋頂少年》與《味道》、《返鄉鯖年》、《我的阿嬤有點怪》、《說謊也沒關係》、《宜客》、《宜落童年》等紀錄片,敘述不同家庭中的各種成員的生活故事,以及大家所面對的問題,邀請觀眾一起來分享每一個家裡面的酸甜苦辣。

「在平原上的我們」則有榮獲金馬獎許芳宜的半自傳電影《我心我行》,與許多紀錄宜蘭人與故事的紀錄片,包括《行動廟宇-王公在我家》、《紙進不出》、《五六上工尺》、《遷移啟示》、《別出心裁-繡時光》、《憨地主》、《回山的大海》、《龜山島來的人》、《kebalan的舢舨少年》、《kebalan 的流流之心》等,呈現出在宜蘭的不同行業,如藝術、農業、回鄉、文化等面向的地方故事,以及為了這些事情正在努力的人們。

活動地點:中興文化創意園區57影視中心
     (五結鄉中正路二段6之8號)

積點活動:

紙廠電影院自第二場(4/27)起,開始觀影積點活動。
1.憑當日集點卡,可享當日或隔日二結穀倉稻農文化館免費入館(依戳記日期為準)
2.累積觀影滿4次送社區小物1份(大二結提供)
3.累積觀影滿8次送文創小物1份(中興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提供)
4.請務必在結束時,由工作人員於集點卡蓋上當日戳記。觀影積點經兌換後,點數即重新計算。

活動場次:

-系列1,人與山海之間-

1.4月20日(六)14:00|50分|熊出沒我家1

英國保育工作者吉爾斯.克拉克協助在東南亞建立一個創新的熊類保護中心,並從非法野生動物貿易中拯救脆弱的熊孤兒,他與「解放熊類基金會」執行長麥特.杭特一同撫養牠們,期待可以順利幫助牠們適應,有朝一日重返自然。

2.4月27日(六)14:00|一隻台灣黑熊之死|60分|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來自大雪山的 #臺灣黑熊-711 / 568,曾經入侵民宅、也曾滋擾農園、曾徜徉山林、也曾踏上千山萬水,最後喪命在南投武界山區。經歷救援、照養、野放的完整歷程,711 / 568的離開讓每位夥伴們心碎,我們將這段日子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

3.5月04日(六)14:00|里山新潟與雪共生|53分

日本的里山地區是人與自然共存的美麗世界,在生物多樣性方面甚至可能超越了自然荒野。當地自古以來經常遭受地震和山崩等自然災害,里山地區是如何在日本形成?本片探究了其中存在的秘密,在全球暖化使自然反撲的時候,提供了與自然建立良好關係的方法。

4-1.5月11日(六)14:00|巡山員守護的山林朋友們|18分|作者-陳維晞、鄒宗儒、石曼葳

原生樹木應該是比我們更早來到生存在台灣的島民,這些原生島民他們已經經歷先前不利生存動盪的時期,但現在也面臨到隨時有可能被砍伐的危險處境中。透過巡山員的視角讓人思考台灣觀光旅遊業的興起,到訪森林的人們該如何用一種新的視野親近山林?我們一定可以找到一個關懷彼此,互利永續共存的方式。

4-2.5月11日(六)14:00|拜水頭|30分|導演-簡熒芸

孩子對萬物無比好奇,時常睜亮發光的雙眼詢問:人類從哪裡來?水從哪裡來?土壤從哪裡來?蘭陽溪孕育了蘭陽平原,我孕育了身旁的孩子,如同溪水奔赴大海,我們都無從知曉這趟旅程,會形塑出什麼生命樣貌?牽起孩子的手,我們從蘭陽溪出海口出發,回顧,凝望,跋涉溯源,從下游、中游溯至上游,乃至生命的源頭。這將是一條河流,一條母親的河流,一條恆常流過蘭陽平原的河流。

4-3.5月11日(六)14:00|飲水思源|15分|作者-何書瑜、黃杏榆、傅韻蘭

我們擁有隱形地下水庫嗎?身為宜蘭人的我們,可曾真正探其奧秘嗎?你曉得深溝園區自來水處理區的主要水源之一,伏流水,不需經過混凝、沉澱和過濾,只要一道消毒程序,就變成清水供我們飲用嗎?你曉得冒出的伏流水,若沒有立即蓄水,是會跟著水流直接流到大海裡嗎?讓我們跟著杏榆的腳步,來探究宜蘭水源的來龍去脈,來看看宜蘭的水到底遭遇了哪些問題?一起思考看看,當宜蘭這座隱形大水庫受到衝擊與破壞後,你我手中這杯水,是否還能清澈乾淨如往昔?

 映後座談:5月11日(六)15:00 

 《巡山員守護的山林朋友們》|作者-陳維晞
 《拜水頭》|導演-簡熒芸


-系列2,家的故事-

5.5月18日(六)14:00|哈勇家|112分|導演-陳潔瑤

《哈勇家》以泰雅族「GAGA」精神為故事核心,講述部落選舉文化以及原民家族正面臨傳統與現代的生活衝突。最後透過泰雅族祖訓Gaga就如大自然般無所不在地守護著他們,透過親情與愛,為哈勇家指引著一個和解的方向。

6-1.5月25日(六)14:00|味道|25分|作者-林穎秀、黎萬青、張源宏

小展是出生在南方澳漁村的小孩,小時候餐桌上最熟悉美味的味道就是媽媽煎的鬼頭刀,長大讀書後就再也沒有吃過媽媽煮的魚了,現在只要餐桌上有魚就會想起以前的鬼頭刀…,望著這片姑姑轉述的可以實現夢想的大海,希望也能看到朝思暮想的媽媽。

6-2.5月25日(六)14:00|返鄉鯖年|15分|作者-陳裕桂、廖士鈁、陳寶月

蘇澳返鄉青年家羽將記憶中的家常菜「鯖魚肉排」以創意料理的方式做成鯖蔥燒,並且在南方澳開店。店裡除了鯖蔥燒,每樣東西背後都有宜蘭在地故事。家羽在家鄉得到許多正面能量與情感,自然而然想保留這些熟悉的味道及畫面,甚至更進一步發揚推廣,透過各種活動,積極傳達在地文化特色及自己的價值觀。

6-3.5月25日(六)14:00|我的阿嬤有點怪|15分|作者-游雁如、李綉媚、張志弘、郭姿岑

「皮蛇」到底是什麼? 皮蛇是帶狀皰疹的俗稱,傳說只要該蛇在身上圍成一圈,病患即會死亡,因此造成許多人對這疾病有過度的驚恐及錯誤的處理方式。主角李邱就阿嬤,從小就跟隨著自身阿嬤習得「斬皮蛇」,這精湛的手藝技術在六十餘年來已幫助無數病患,但科學卻無法解釋此種技術的緣由,也為此民俗療法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本片將帶領大家認識這即將失傳的民間療法,以及李邱就阿嬤的個人故事。

7.6月02日(日)14:00|橋頂少年|42分|導演-張不乙

宜蘭漁村的暑假,高中生魩仔翹掉新生訓練,只為與好友繼續在小鎮遊蕩,騎腳踏車、抽電子煙……,相信著未來會和現在一樣。然而,朋友們為了一張國中畢業證書,返校打掃銷過,老師的一席話語,讓死黨未說出口的心事爆發。橋斷三年可復建,分歧的人生道路卻是指向不一樣的將來。

 映後座談:6月2日(日)14:45 

 《橋頂少年》|導演-張不乙、製片-羅宇廷


-系列3,在平原上的我們-

8-1.6月08日(六)14:00|行動廟宇-王公在我家|20分|作者-方慧勤、楊聰明、江秀美、林彩妶

從一個泥塑娃仔神蹟顯現到塑成神明來服侍的姓廖王公-就是先人傳說的古公三王,每一年擲爐主和王公生的慶典張羅,也是凝聚庄頭與社區團結的最大力量。隨著時代變遷、長者凋零,現代家庭居住空間與生活型態轉變,去年廖氏家族後代子孫建造新宗祠,想把古公三王神尊一併請進去…明年的王公要去誰家呢?

8-2.6月08日(六)14:00|紙進不出|13分|作者-林雅文、方慧勤、楊聰明、雷振宇

母親在紙廠宿舍長大,與中興國小第一屆的老同學們有著一甲子都聊不完的童年回憶及紙廠話題。家住紙廠早期宿舍改建的中興大廈,鄰居好友多是紙廠員工眷屬;本片記錄並疼惜著這群因應紙廠而開啟不同人生故事的長輩們。

8-3.6月08日(六)14:00|五六上工尺|17分|作者-康立宏、林碧玲、楊庭郁

張素花是北管樂的頭手鼓(指揮),已演出近四十年,歷經北管的滄桑興衰。康立宏眼見北管樂手逐日凋零,市場萎縮,希望能以己力對北管進行創新與傳承,讓更多年輕人一同來參與,卻遭遇許多阻礙…

9.6月15日(六)14:00|我心我行|136分|導演-姚宏易

現代舞之母瑪莎葛蘭姆曾道:「一名舞者,要經歷兩次死亡。」從少時啟蒙,到立志習舞;從揚名國際,到中年返台,舞蹈家至今創作不輟。有讚譽榮光,也有異鄉落寞,終以一場喪禮,告別過去的自己。導演姚宏易與舞蹈家許芳宜跨界攜手,平行創作,融合劇情、實驗與紀錄類型,側記舞者的創作與生活,也搬演現代舞劇,打造獨具一格的半自傳作品,亦舞亦戲,如真如夢,詩意迷人。

10-1.6月22日(六)14:00|遷移啟示|20分|作者-諶東慶、黃琇珏

冬山傳統市場突然宣布要改建,店家被迫遷離,公所未能安排臨時攤位,又沒能將改建訊息跟店家公開並說明溝通清楚。透過這家在市場60多年的冬山種苗店的故事,來看市場改建的狀況。

10-2.6月22日(六)14:00|別出心裁-繡時光|10分|作者-謝慧妙、丁勺耘、鄭芳庭、陳佩湘、鄭濰宸

她是一位傳統女性,在當時的台灣社會,要相夫教子,選擇一份可以兼顧家庭的技藝:裁縫師,一頭栽進去已過40寒暑,也陪伴許多顧客走過人生中風華歲月,是什麼樣的精神讓朱繡老師堅持這份技藝,讓我們一起來探尋~

10-3.6月22日(六)14:00|憨地主|34分|作者-陳祥豪、宋若甄、林鴻文

今年 80 多歲的陳榮昌阿公與一般老農不同的地方是,他不會要他的子孫離農,反而是希望更多年輕人可以投入農業。而這個理念也影響了很多年輕農友。

11-1.6月29日(六)14:00|回山的大海|31分|作者-柯信淳、孫韻筑、孫慧庭

雙連埤在宜蘭縣員山鄉湖西村,曾經有如世外桃源般的寧靜,曾經歷經衝突抗爭事件。那許多的曾經,在許多人心裡留下了㇐塊空缺。在外漂泊的我們,尋根回山,編織㇐個安身立命的所在,期許大家㇐起攜手前景、三生永續。

11-2.6月29日(六)14:00|龜山島來的人|31分|作者-簡熒芸、黃建圖、林鴻文

龜山島常被視為宜蘭的標示或精神象徵,但關於這島上村落的故事卻少為人知,進一步了解後,才知道龜山島上這海風下的村社,歷經清、日、民國時代,一直和宜蘭有密切的關係,這群少為認識的龜山島人,對今日宜蘭,乃至台灣的社造、地文館,乃至村落文化,都具有特殊的代表性。龜山島的故事,是宜蘭的重要記憶與未來祝福。

 映後座談:6月29日(六)15:00 

 《回山的大海》|作者-柯信淳  

 《龜山島來的人》|作者-黃建圖 


12-1.7月06日(六)14:00|kebalan的舢舨少年|34分|作者-賴麗惠、黃兵善、陳儀諠、王儷樺

紀錄流流社林天成阿公、返鄉開民宿的老闆黃清嚴、回宜蘭定居與學生一起探索家鄉的青年黃兵善及利澤國中學生等四個世代,這些生活於冬山河流域上的人們,和來自各地的夥伴,藉著共同打造五艘蒙皮舢舨舟,展開一系列生活上的對話與行動。

12-2.7月06日(六)14:00|kebalan的流流之心|38分|作者-陳儀諠、黃兵善、鄭慧妮

紀錄流流社青年林詠哲與陳恩典,認同自身是噶瑪蘭族裔後,在家中長輩及社區學校老師引導下,於日常生活中與課外學習上,探索噶瑪蘭傳統文化、嘗試實踐創造並規劃推廣活動,促進接觸與交流的行動。

-系列2.家的故事-

13-1.7月13日(六)14:00|說謊也沒關係|15分|導演-李怡慧

父親和女兒們玩著間諜遊戲,看似溫馨背後卻是早熟的女兒必須親自將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父親送回精神病院。面對疾病的殘酷,透過女兒的視角,逐漸接受父親的病況,並以溫柔的謊言繼續父女間的遊戲。

13-2.7月13日(六)14:00|宜客|33分|作者-李怡德、鄭逸帆、黃開璟、剛瑋

作者怡德從小在宜蘭長大,因為工作偶然接觸到客家文化,覺得自己的性格跟客家人很像,於是懷疑自己是不是可能有客家血統?
為了想更認識自己、更了解客家,於是開始四處探詢尋找宜蘭的客家人…

13-3.7月13日(六)14:00|宜落童年|21分|作者-曾信瑜、廖凰如、王美智、李欣鴻、林鈺榛、賴玟彤、林志帆

一群在台灣各地移動、生活的同事成為團隊,回想自己在童年成長的過程中,如何找出家鄉、生根的感覺?是宜蘭家鄉的蓮霧樹?還是那間充滿回憶的老屋?主角不斷開著車,來回雪隧,找尋自己的過往。

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中興文化創意園區
承辦單位:財團法人大二結文化基金會  洽詢專線:03-9501680吳先生
影像來源:宜蘭縣影視製作補助計畫、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影像興樂園、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影像宜蘭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力計畫、宜蘭縣政府環保局-綠色影展、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